北京时间4月17日,中国足协在其官方公告中,向公众透明地公布了2025赛季第七期裁判评议的结果。本次评议涉及的中甲中乙联赛中共有两起疑似点球漏判情况。
在4月15日晚进行的本赛季第七期裁判评议中,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评议组针对多个判例进行了细致的讨论。评议主要围绕中甲联赛和中乙联赛相关俱乐部的申诉展开,最终认定其中两个判例存在错漏判的情况。
此次评议会以视频会议的形式进行,不仅邀请了中足联的代表和中国足协的纪检人员,还特别邀请了两名来自社会与媒体界的足球社会监督员列席旁听。评议过程采用集体讨论与单独发表意见相结合的方式,旨在确保评议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针对第一起判例,即中甲联赛第4轮南京城市与上海嘉定汇龙的一场比赛,评议组在深入分析后认为,尽管上海嘉定汇龙9号队员在争抢头球时手臂可能与对方有接触,但现有视频证据无法证明其动作属于严重犯规或暴力行为。因此,评议组支持场上裁判员的不犯规决定。
在第二起判例中,同样是中甲联赛第4轮的比赛,上海嘉定汇龙队员在争抢头球时的不合理手臂动作被评议组认定为鲁莽犯规。评议组认为,虽然未达到红牌的标准,但应出示黄牌警告,裁判员的判罚是正确的。
其他判例的评议结果同样详实而明确。对于部分争议判例,评议组依据视频证据和规则条款,逐一分析了场上球员的动作、接触情况以及裁判员的判罚尺度。在判例四中,评议组一致认为场上裁判员漏判了守方犯规和罚球点球;而在判例五至八中,评议组对角球、越位以及身体接触等关键判罚进行了详细解析,并认定裁判员的判罚大多正确。
中国足协表示,将继续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积极接受各俱乐部的反馈和申诉意见。针对重点判例以及社会关注度高、有利于统一判罚尺度的典型判例,足协将开展评议并向社会公布评议结果。同时,对于存在错漏判的裁判员,足协将根据内部规定作出相应的处罚,以维护足球比赛的公正性和竞技的纯洁性。